“脫硫系統、重整和轉化系統、提純和壓縮儲存系統,三大模塊運行正常,達到指標要求?!比涨?,一款小型分布式制氫裝置原型機由江蘇大學研發成功。研發負責人、江蘇大學新材料研究院副研究員龐勝利介紹,產品開發后就像個移動的集裝箱,哪里需要制氫,只要把原料管插上,一鍵啟動就可以生產純氫,實現氫氣的即產即用。
小型分布式制氫技術有市場應用前景和價格競爭力,是龐勝利從一家合作企業那獲得的信息。3年前,這家企業找到他,委托其開發高溫燃料電池電堆。項目第一筆到賬經費30萬元,龐勝利帶著團隊花了40多萬元、用9個月時間達成了項目的技術目標。
為什么要自掏腰包多花錢?龐勝利說:“當時的心態就是要把事情做好,這樣才能有后續合作和發展?!痹谄髽I辦公室,當龐勝利把9個月的具體花銷和成果拿出來時,負責人當即追加了150萬元的經費。歷時2年多時間,在第一個合作項目順利結項時,企業又向龐勝利拋出了橄欖枝,“能不能做分布式制氫裝置?”
“一公斤氫氣35元左右,光運輸成本就要8—10元?!饼媱倮ㄟ^調研了解到,盡管我國規?;茪浼夹g已經發展成熟,但是由于沒有成熟可靠的氫氣運輸技術,存在成本高、運輸量少的問題,而且大小規模制氫技術有著不同的技術路線,不能簡單復制,市場急需一種小型分布式制氫技術,實現氫氣的即產即用,為氫氣應用端提供價格低廉的氫氣。
“這雖然不是我的研究專長,但是我認為難度不大?!饼媱倮凶銐虻男判?,正是因為他知道小型分布式制氫技術最關鍵的就是催化劑,而在前期研發高溫燃料電池電堆的時候,他們攻克的恰恰就是催化劑這個難題。
自2023年初接受小型分布式制氫任務后的半年時間內,龐勝利帶著博士生、碩士生重點做了開發催化劑、重整技術、開發裝置三件事。龐勝利介紹,小型制氫設備在常壓下運行,體積小,相對于規?;邏哼\行的制氫催化劑,小型制氫催化劑要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工作穩定性。在一次次優化配方后,團隊開發的催化劑制氫活性是目前規?;茪浯呋瘎┗钚缘?倍以上。
“催化劑在實驗室完成,技術和裝置在企業完成?!痹谂c企業的一次次合作中,龐勝利發現,“幫企業做的越多,自己能做的也越多”。隨著氫能全產業鏈的持續火熱,圍繞著制氫這個主題,不斷有企業和龐勝利聯系,提出需求:氨分解制氫、沼氣制氫、甲醇重整制氫……他也在研發針對不同體系的系列催化劑,并持續更新相關工藝,盯著“制氫”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文章來源:新華日報 2023年9月13日 10版
文章鏈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309/13/node_10.html#content_124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