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習近平主席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中亞留學生復信,鼓勵他們為推動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發展作出更大貢獻。5月18日,學校組織“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優秀留學生代表進行座談,專題學習習近平主席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中亞留學生復信精神。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顏曉紅,校黨委副書記李洪波,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道建出席座談會,會議由海外教育學院直屬黨支部書記黃婷主持。

座談會上,來自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孟加拉國、坦桑尼亞和肯尼亞等21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30名留學生代表及與會者觀看了視頻《共同譜寫中國—中亞關系美好明天》,了解中國和中亞國家建交30余年來不斷拓展多方位合作、攜手同行、共謀發展的歷程。

顏曉紅領學了習近平主席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中亞留學生的復信,強調中國和中亞國家山水相連,友誼深厚,命運與共;介紹了5月18日至19日在西安召開的中國—中亞峰會,指出此次會議是建交31年來六國元首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的峰會;傳播了習近平主席關于中國-中亞關系的系列講話精神,鼓勵留學生弘揚絲路精神,講好中國故事、中亞故事,當好友誼使者和合作橋梁。

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蔡阿麗娜十分感謝中國政府和江蘇大學提供的寶貴學習機會,表示自己是中吉友好關系的親歷者和受益者。她希望學成回國后從事漢語教育事業,把漢語和中國文化傳播到吉爾吉斯斯坦,不斷增強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
到中國求學是來自哈薩克斯坦的戰野從小的夢想,中國的發展和中國人民的善良讓他印象深刻,他相信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亞和中國必將進一步加強合作與互作。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迪娜說,感謝江蘇大學的高質量學習和生活環境,習近平主席的復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政府為促進與中亞合作做出的努力,展示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她相信“一帶一路”合作能夠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來自土庫曼斯坦的都朗表示,土庫曼斯坦與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友好的交往關系。近年來,兩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合作更加緊密,人文交流也日益活躍,他希望自己能為兩國的友好關系和合作發展作出貢獻。
來自俄羅斯的吳拉帝在中國學習生活了九年,他說,習近平主席的復信讓他感觸很深,他已深深地愛上了中國。
來自坦桑尼亞的文靜認為,習近平主席的復信體現了中國幫助世界發展的大國精神,追求不讓其他國家掉隊、共同繁榮的目標。她愿意多和中國青年交流,更好地了解中國,回國后分享中國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習近平主席的復信讓來自肯尼亞的朱麗葉備受鼓舞和激勵,她結合參加教育部、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國際培訓項目的經歷,認為自己是中非教育合作的受益者,希望把中國學到的經驗帶回祖國幫助家鄉擺脫貧困和饑餓。
來自孟加拉國的蕭木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間,孟加拉國在貿易、投資和文化交流方面與中國的合作越來越密切,他希望積極投身到“一帶一路”建設中去。
顏曉紅總結發言,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好伙伴越來越多,合作質量越來越高,發展前景越來越好,同時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進一步豐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獲得越來越多認可。他希望我校留學生倍加珍惜在華學習機會,學有所成、學有所用,深刻體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切身體驗美麗中國的壯闊景象,全面立體感知中國發展,當好中外友誼使者和合作橋梁。
黨委研工部、學工部、海外教育學院有關負責人及科級干部參加了座談會。(海外教育學院)